工学院工程管理专业顺利召开专业建设委员会和专业评价委员会会议

发布时间:2019年7月12日 0:49:36 

2019年6月28日上午,工程管理专业召开专业建设委员会,参会人员包括工学院李京增副院长、教务处雍进辉副处长、外考官朱溢镕老师和工程管理专业全体教师。
会议首先由张淑红老师汇报本学期学生成绩分布情况、本学年各门课程学生的不及格情况、15级毕业生毕业情况、二次资审情况以及升留级情况。雍进辉副处长针对张老师的汇报做出专业性的针对建议,明确指出,为了更好的加强专业建设,应当将每一个学生的课程成绩进行系统分析,从而得出对该生的跟踪评价体系,确定每个学生在每个学期获得哪些永恒性知识,进而更好帮助学生学习、成长。另外,雍副处长还特别指出,除了对学生建立个人学习成长体系之外,针对个别学习成绩不理想、濒临降级的学生,还要重点分析不及格的课程所处的性质范围。朱溢镕老师认为,各专业课程评分体系较为全面,涵盖通识教育、专业基础、专业技能、专业实践四大部分内容;评分方案根据过程与结果相呼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学合理的反馈出学生的知识、专业、素质能力培养评测目标,从过程考核的内容来看,专业课程总体呈正态分布,部分课程期末考试成绩正态分布尚需完善,即财务管理、工程力学、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此外他还指出针对bat365官网登录入口的学生特点,结合学生的总评成绩,可适当调整试题的类型和难度,保证大部分学生的考核通过率,使学生有信心、有系统的完成专业学习。最后,由雍老师和朱老师分别进行总结,两位老师指出我专业发展迅速的同时也兼顾到了响应前沿标准,给予较高评价。


下午13:40开始进行专业评价委员会,各参会老师积极讨论2019级培养方案,外考官朱老师认为:工程管理专业建设有独特性、且有系统的外考官审核环节,这属于工作创新。


从过程考核的内容来看,专业课程总体呈正态分布,部分课程期末考试成绩正态分布尚需完善,即财务管理、工程力学、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学校考虑学生的能力目标,课程的设置综合考虑必修课、选修课,达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检查,结合该专业的最新19级人才培养方案,体现在培养标准上,紧扣国际标准,课程设计上对标工程管理专业认证,内容上紧扣产业新方向,结合数字技术(BIM)、智能建造等相关方向,主动适应产业行业就业需求,积极参加各类新型大赛,学生作品及竞赛成果显著,相关竞赛成果收录到专题研究报告文集之中,值得同类院校借鉴参考。另外,朱老师建议,应结合产业行业热点,紧扣建筑发展新方向,快速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设计,加快培养信息化方案的社会急需人才;针对专业教师,需要与时俱进,加强新型实践能力培养;围绕双师双导,提升专业实践能力;以学生为中心,以本为本,进一步创新突破校企协作育人机制。此外,在加大考试难度的同时,加强与企业行业岗位标准对接,创新测评机制(如学分银行、1+X挂钩),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强调挂科、留级等对学生影响的严重性,加强威慑力。紧跟时代需求,围绕数字中国、数字城市、数字建筑等行业前沿技术,结合BIM+云、大、物、移、智等新型技术,结合专业及课程体系展开创新性教学。学习内容上,建议紧跟行业产业方向,引入新技术、新模式,通过理论与实践融合的教学设计,加强学生理论学习内容与工程实际的结合,尽量能做到对施工现场的工艺的全面描述,如施工方案、土方开挖等的具体描述,加强学生的表述能力、思维能力;教学方案上,建议多采用信息化的教学工具,如建筑云课,立体化的教学手段,如翻转课堂。激发学生课堂粘性,提高效率。
上午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对本学期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进行了严格的评价和总结,下午的专业评价委员会为专业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工程管理专业将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蓬勃发展,继续前行。